川外要闻

首页 > 川外要闻 >

我校国际关系学院科研创新大会暨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图书馆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第四次工作联席会成功举办

2024-05-23

2024年5月11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科研创新大会暨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图书馆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第四次工作联席会在重庆图书馆成功举办。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仁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钟前元,中老商务合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杨东伦,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马武林,四川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重庆图书馆馆长张冰梅,副馆长张波、王宁远,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书记马驭骅出席会议。国际关系学院全体教师、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参加会议。本次大会共分开幕式、主题报告、国际关系学院2024年科研创新大会,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图书馆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第四次工作联席会四个环节。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宋国华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王仁强副校长向本次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指出科研创新是高校承担的重要职能,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方向,勉励国际关系学院教师要坚守科研初心,勇担时代重任。同时,王仁强希望国际关系学院与重庆图书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在文献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钟前元委员也向本次大会召开表达祝贺,他充分肯定了图书馆肩负的重大责任,指出国际关系学院和重庆图书馆双方要共同深化教学和研究育人方面的工作。钟委员指出,重庆市文旅委将继续支持国际关系学院和重庆图书馆的联合共建工作,推动文教融合发展更上新台阶。

会议邀请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马武林教授,中老商务合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老挝国家工商会驻重庆首席代表杨东伦先生,以及拉丁美洲研究专家、 四川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教授做主题报告和分享。

在主题报告环节,马武林向学院教师详细介绍并解读了学校最新的科研政策,鼓励大家认真学习政策,努力勇攀科研高峰。

杨东伦以《中老铁路通车后重庆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介绍了重庆中老铁路通车后机遇以及重庆和老挝合作概况,并介绍了老挝国家工商会在推动重庆与老挝,以及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

江时学教授以《全球南方概念辨析》为题,分享了对“全球南方”这个国际关系研究“热词”的理解,鼓励大家在学术研究上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科学研究的精神。

随后会议分两个会场,分别进行国际关系学院2024年科研创新大会和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图书馆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第四次工作联席。

科研创新大会以学院专任教师科研规划,以及科研推进中对科研政策的疑问,以及对自己科研推进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享。马武林全程参与,并对教师们的疑问和建议进行了细致耐心的回应与交流。江时学教授对教师们的科研规划进行了点评。

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图书馆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第四次工作联席上,王宁远副馆长介绍了联合培养基地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高度肯定了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在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所获得的佳绩以及寒假期间同学们实习所取得的成绩。

联席会第一环节,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小组进行汇报。荣获全国三等奖小组案例《从“妄议”到“望议”:二十年“毒瘤”小区何以变“清流”?——重庆市 N 镇“农转非”老旧小区的治理共同体建设之路》指导老师曾婧、小组负责人田维杰,荣获全国优秀奖小组案例《“小微湿地+”乡村振兴新模式——重庆梁平区多元协同践行“两山理论”之路》指导老师周思邑、小组负责人姚儒月分别就大赛简介、赛前准备、案例撰写、总结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111.jpg

接着,联合培养基地2024年第一期实习实践小组进行了成果汇报。联合国文献开发和整理、西方人看中国A组、西方人看中国B组三个项目小组的指导老师和负责人分别就前期准备、实践过程、项目意义、现有不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222.jpg

随后,与会嘉宾就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公共管理专业建设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规划展开研讨,宋国华、马驭骅、王宁远分别发表意见。他们充分肯定了联合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公共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王仁强副校长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市级联合培养基地是双方合作的基石,真正做到了文教合作结硕果、科教融合促成长、深度融合促动员,希望联合培养基地未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佳绩。

供稿: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