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文章来源:招生就业处 点击数:[]
10月28日下午,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工作总结暨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在歌乐楼A栋三楼报告厅召开。党委书记刘嗣方、校长董洪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在家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严功军主持。

招生就业处处长申安桂总结2025年本科招生工作,汇报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书记马驭骅与英语学院院长赵永峰分别作招生就业工作交流。

校长董洪川在部署工作时强调,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刻影响,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强化学科专业调整及建设。他要求,招生就业工作要聚焦“短期见效”与“长期制胜”双重目标。短期要压实“一把手”责任,强化部门协同,聚力招生宣传与高质量就业工作实务,打造川外品牌。长期要围绕产业需求,推进AI赋能、复语复专业、“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深度融合,改造现有传统专业。通过订单班、前置班等校企合作项目,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专业吸引力和就业竞争力。
党委书记刘嗣方在讲话中强调,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节点,召开招生就业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招生就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实现以高质量招生就业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务实举措。他表示,招生录取工作是国家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招生就业工作事关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事关学校生存发展命脉,事关万千家庭切身利益。过去一年,学校实现了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双提升”、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双增长”的良好局面,成果来之不易。他指出,我国大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自主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庆正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以及数智化变革蓬勃兴起,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催生了更多外语类复合型人才需求,为学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有力促成了当前招生就业供需两旺局面。2025年学校部分专业招生录取位次显著前移,一志愿报考率、高分考生占比等核心指标趋稳向好,生源质量稳中有升。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持续向好。
刘嗣方要求,全校要把招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视和应对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科学谋划制定学校招生就业“十五五”规划,深化招生就业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产业需求契合度,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学校招生就业工作提质提效。要筑牢招生就业工作安全防线,压实“一把手”负责,细化量化考核办法,强化全过程穿透式监督,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做到阳光招生、公平就业;深化招生就业机制改革,完善校院联动、部门协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协同;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全链条优化就业指导与帮扶机制,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强化就业状况对招生计划、专业调整的反馈引导,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市贡献更多川外力量。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党总支副书记及辅导员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