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外要闻

首页 > 川外要闻 >

学校隆重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

2025-09-11 文章来源: 点击数:[]

9月10日下午,学校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在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嗣方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董洪川主持,全体校领导以及获表彰教师代表、离退休老教师代表、从教三十年教职工、一年来退休教职工、新进教师、中干代表与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image.png

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image.png

校长董洪川主持会议

大会表彰了2024-2025学年教育教学类、科研类、人才类、党建思政类市级及以上荣誉获得者,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三十年教职工颁发荣誉证书,举行教职工光荣退休仪式,向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敬献鲜花。

image.png

向2024-2025学年教育教学类市级及以上荣誉获得者献花并颁发荣誉证书

image.png

向2024-2025学年科研类市级及以上荣誉获得者献花并颁发荣誉证书

image.png

向2024-2025学年人才类市级及以上荣誉获得者献花并颁发荣誉证书

image.png

向2024-2025学年党建思政类市级及以上荣誉获得者献花并颁发荣誉证书

image.png

image.png

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三十年教职工献花并颁发荣誉证书

image.png

向光荣退休的教职工献花并颁发荣誉证书

荣誉获得者代表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赵永峰回顾了27年从教生涯的感受与感慨,分享了以语言教育承载家国情怀,以“英语+”推进新文科改革的探索历程。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周思邑老师在发言中讲述了从建设精品课程、打造交叉团队到夺得国赛一等奖的艰辛与收获。获批主持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潘庆老师分享了面对“Z 世代”大学生当好“摆渡人”的深入思考与实践。从教三十年教师代表李大雪发言表示,从教三十年是节点,而不是终点,将重整行装踏上教育强国新征程。退休教师代表杨晓莲在发言中回顾了38年的执教生涯,分享了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感悟和育人心得。

image.png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赵永峰发言

image.png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周思邑发言

image.png

获批主持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潘庆老师分享心得

image.png

从教三十年教师代表李大雪老师发言

image.png

退休教师代表杨晓莲发言

image.png

向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李来贵老同志敬献鲜花

校长董洪川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名亲历了41个教师节的教育工作者,切身感受到教师越来越受人尊重、让人羡慕,这不仅是教师这一职业的荣光,更是一个国家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他指出,学校将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全体教师要坚守教育初心、践行师德使命,立德修身、躬耕教坛、创新突破、勇攀高峰,努力培育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在教育强国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image.png

校党委书记刘嗣方讲话

校党委书记刘嗣方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的重要精神,代表学校党委,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福,向为学校事业发展呕心沥血、奉献半生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受表彰的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号召全体教师要以这些获奖的优秀教师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共同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刘嗣方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文科教育正面临着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新挑战,更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希望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顺应大势、迎难而上、变革图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对此,他提出四点期望:要传承红心向党、教育报国的优良传统,铸牢政治信仰之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教学科研中强化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和阵地意识;夯实理论武装之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厚植立德树人之本,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红岩精神和重庆城市精神,把川外的“红色基因、军大传统”融入教育教学。要砥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高尚品格,以“严”立己,自觉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把“为人师表”刻进日常;以“正”塑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爱”润心,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会尊重与包容、在理解中懂得责任与担当。要激发改革创新、担当实干的奋进姿态,坚持守正创新,善改革、敢创新、勇担当、重实干,紧跟文科改革、数智时代、学生成长的脚步,推动新文科改革和数智化变革,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敢探索破局之法、驾驭之策、制胜之道。要锤炼教书育人、服务大局的能力素养,厚植学术学养的根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世人效法的榜样;彰显服务大局的格局,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服务民之关切,把教学科研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塑造数智时代的本领,锻造运用数字化、AI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能力,更加注重学生价值立场、批判精神、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学习方法、精神品格、人文情感等综合素养提升。要不断改善教师教学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努力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无牵挂、热心从教有奔头、终身从教有荣光。

刘嗣方强调,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可皓月千里。三尺讲台虽小,却承载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千钧重任。新时代新征程,川外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教书育人中赓续红色血脉,在改革创新中锤炼本领担当,在服务社会中书写无悔人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卓越的业绩,为教育强市、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贡献更多川外智慧和力量。

来源: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