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文章来源: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点击数:[]
2025年11月12日,国际知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与马真教授应邀走进四川外国语大学,带来两场高水准学术讲座。副校长王仁强出席并主持活动,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语言学研究者及川外师生共同见证这场学术盛会。

活动伊始,原定的立德楼A609报告厅座无虚席,六楼走廊也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现场热度远超预期,主办方临时将讲座转至图书馆报告厅。途中,陆俭明教授、马真教授被学子们围拢请求签名、合影,互动氛围热烈;部分未能进入主会场的听众通过直播同步学习,全场学术热情高涨。

此次讲学恰逢陆俭明教授鲐背之年(90岁),开场前全场以热烈掌声,向这位深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六十余载的学界泰斗致敬。上午10时,陆俭明教授以《推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之我见》为题开讲,围绕汉语语法研究核心议题深入阐释。他指出,汉语作为非形态语言,需在借鉴印欧语语法框架的同时立足自身特性,其状态词、区别词等独特词类及“人称、指示、疑问”三类代词系统,均彰显汉语语法鲜明特色。
谈及语言事实挖掘,陆教授结合“N中的N”构式、存在句构式义等实例,强调研究既要发现新现象,也要重新审视既有结论。针对AI与语言研究的融合趋势,他提出“拥护、学习、利用、不依赖”十二字原则,既肯定大语言模型的工具价值,也明确人类语言能力的不可替代性,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前沿视野赢得阵阵掌声。
王仁强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陆俭明教授的学术视野与思想深度,指出本次讲座不仅系统呈现了汉语语法研究的脉络与方法,更通过实例分享,为青年学子指明了“在语言事实中发现问题、在理论自觉中寻求突破”的成长路径,对学校语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下午4时20分,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领域权威马真教授,以《要重视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为题接续开讲。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周文德教授主持了该场活动。

马真教授从“知识、能力、做人”三大基础切入,结合“反而”“对与对于”等虚词研究实例,生动讲解如何从日常语言现象中发现、分析问题,并以“有心用心,勤于思考”八字箴言总结能力培养核心,鼓励师生打破思维定式,让在场听众深受启发。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汉语国际传播中的语法教学难点”“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的对比研究”等问题踊跃提问,两位教授耐心细致解答,为大家提供了全新研究思路。
“能近距离聆听泰斗讲座,是一次难得的学术洗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李同学表示,讲座中的鲜活语言实例与实用研究方法,让自己对语言学研究有了更具体的认知。西南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谈道,陆教授对汉语特性的坚守、马教授对问题意识的强调,为基层研究者指明了方向,将对后续教学科研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讲座尾声,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胡登全教授代表全体师生向马真教授献花,致以衷心感谢。全体师生与马真教授、陆俭明教授合影留念,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作为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陆俭明教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被国内95%以上高校列为语言学专业必修教材;马真教授深耕虚词研究与汉语教学六十载,多部专著成为领域经典。此次二老莅渝讲学,不仅为重庆语言学研究注入新活力,更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对推动区域语言学科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学院